|
高新概況
發布日期:【2023-10-08】 發布處室:高新區管委會
石家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石家莊高新區”)是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是國家醫藥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國家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F轄2個街道、3個鎮和循環化工園區、科技創業園區,共67個社區,實際管理面積134.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2萬。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綜合評價考核中,連續九年位居國家高新區第一方陣。
區位交通優越。位于省會城市二環與三環之間,地處石家莊大版圖正中心,城市中軸線復興大街縱貫南北,地鐵1、3號線連接東西,307國道、南二環東延、石環公路、太行大街、南繞城高速等輻射城鄉,京港澳、石太、石黃高速公路及石家莊東站等連通全國,距石家莊機場30公里,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一小時交通圈”覆蓋北京、天津、雄安新區、濟南等重點城市。
產業基礎雄厚。高新區與循環化工園區完成合并,形成“一區四園”發展新格局,構建起生物醫藥、化工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2022年全區227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超千億。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面積18.36平方公里,由德勤公司完成園區產業規劃、概念規劃及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分為醫藥研發創新孵化區、創新生物藥及CXO產業區、醫藥制劑產業區、高端醫療器械及醫藥裝備產業區、宜居生活服務區5大功能分區,以創新、研發為引領,聚集發展創新生物藥、化藥創新藥、現代中成藥、高端醫療器械、醫藥研發及生產性配套5大產業板塊,形成覆蓋研發-孵化-產業化-銷售及服務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系統,園區聚集了石藥巨石、藥明生物、華普生物、綠葉制藥等一批優質生物醫藥企業,在2022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8。循環化工園區,核心產業區面積10.26平方公里,以總投資220億元的“石煉化綠色轉型發展”項目為龍頭,形成“以石油化工為主、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有機結合、氯堿化工作為有益補充”的“三化合一”循環經濟產業鏈,目前擁有大中型化工生產企業23家,具備了800萬噸煉油、60萬噸合成氨、20萬噸己內酰胺、50萬噸硫酸、30萬噸離子膜燒堿、10萬噸苯酐、10萬噸氨基乙酸生產能力,獲評國家綠色化工園區、國家智慧化工園區,2022年位居中國化工園區第28位。科技創業園區,政策區面積10平方公里,以金石工業園、物聯網大廈、漢康科技園(金石大廈)、愛普大廈、金石·誠智園為主要載體,擁有國家級創新創業平臺4個、院士工作站5個、創新平臺70余家,形成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東區產業化”的完整孵化輸送鏈條,現有企業1900余家,培育出以嶺藥業、先河環保、工大科雅等一批高成長性企業。石家莊高新區電子科技園,面積6.13平方公里,重點圍繞發展區域電子信息產業,著力構建“一核、雙軸、兩翼、多組團”的空間布局和“一核引領、一極帶動、多點支撐”的產業格局。園區內建有平板顯示玻璃技術和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6個工業園等產業載體,以及誠志永華、旭新光電等一批行業優質企業。聚焦能源電子、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通訊設備和系統、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產業發展重點領域,系統謀劃、推動產業發展,與其他區縣錯位互補、差異競爭,塑造協同創新、產業發展“一盤棋”的發展優勢。
創新體系完善。不斷優化完善政策服務、孵化鏈條、創新創業生態等,構建了“41家眾創空間+20家孵化器+5家加速器+若干專業園區”的全鏈條孵化體系;先后建成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河北工業大學數字產業研究院等一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擁有各類創新平臺292家,河北省科技領軍企業8家,高新技術企業1139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357家,上市企業12家;由4名國際頂尖專家、院士組成了生物醫藥園科學委員會,市級以上稱號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327人。
企業成長迅速。深入實施規下企業入統、小企業提升、中企業跨越、大企業擴能“四大工程”,全區擁有各類企業2.9萬多家,其中,“四上”企業850家,中國醫藥公司百強企業3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44家,河北百強服務業企業6家。
政務服務高效。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上網、減時、便民”,構建了“區政務服務大廳、街道(鎮)行政綜合服務中心、社區(村)便民服務站”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9項區域評估全部完成,97項清單事項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100%,最快10個小時實現“四證齊發”,審批效率全省第一。
城市建設提速。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近年來完成南北郄馬、東仰陵村拆遷,建設道路80余公里,南部新城安置區全部主體封頂,城市之心陽光大草坪、高端兒童樂園、城市之營露營地等一批群眾休閑好去處建成投用,成為網紅打卡地,木兮里購物公園夜經濟示范消費商圈、繁華里步行街、萬象匯開業運營,城市消費業態不斷豐富完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78.8億元,增長6.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1.56億元,增長8.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 |